“四十七八,两眼花花”。所谓的“老花眼”,在医学上被称为“老视”,是由于眼部自然晶体衰老硬化,导致调节能力降低而产生的一种眼部疾病。
40岁以后是“老花眼”的发病高峰
虽然叫“老花眼”,但研究显示,老花眼通常在38岁左右就会出现。40岁以后,随着眼睛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变小,睫状肌调节能力逐渐降低,老花眼的发病概率会更高,并在42-44岁左右迎来发病高峰,而几乎所有人在52岁时都会出现老视症状。
人还年轻,眼睛却老了,这些人也被称为“视觉初老族”。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,“用眼过度”成为他们视力健康的隐忧。
截止到2020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9.89亿,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人数超2.6亿。益普索的调研数据显示,新冠疫情之后,63.3%中老年人上网时间更多,40-50岁人群中,48%的网络办公时间增加,平均手机使用时长达4.1小时,电脑时长近3小时。
中老年人群对近中距离视物需求越来越高,但同时,“老花眼”带来的近中距离视物困难也越来越明显,调查显示,92%人群存在近距离视力问题,91%人群存在中远距离视力问题。“老花眼”逐渐成为中年人事业“新瓶颈”。
“近视”人群也会出现“老花眼”
不少人认为,年轻时近视,老了不会老花,只戴近视镜或远视镜就可以。但其实,近视和老花不能抵消。如果年轻时近视度数较低,可能会比不近视的人晚些时间戴上老花镜;如果近视度数很高,晚年则可能既近视又老花,需要准备两副眼镜:一副近视镜,一副老花镜。或者配一副多焦渐进眼镜。
还有一部分人出现“老花眼”后不加重视,放任不管或随便配一副老花镜,这样的做法也不正确。
老花镜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去配,不然如果使用瞳距不合适的老花镜,看物体时会产生“棱镜效应”,为了看清楚,眼睛更费力,容易造成头晕眼花。
除此之外,很多人都误以为老花眼只能依赖于老花镜,事实上,对于有摘镜需求的人群来说,老花眼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。
“老花眼”其实可以通过手术矫治
眼睛是人体所有器官中老化最早的,老花是人生的自然规律,给我们的心理打击最大,相当多的患者不希望佩戴老花镜。
如今,“老花眼”摘镜已经实现,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技术,通过晶体置换方式替换原有调节力较差的自然晶体,重新恢复视觉年轻态,除了老花眼外,还可以一体化解决白内障、高度近视等问题。
治疗“老花眼”,术前检查很关键
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于医生操作水平、技术要求非常高,因此术前检查也需要非常精细,精细化的术前检查能保证手术的有效性。